貓傳腹是指貓傳染性腹膜炎(FIP)——是感染貓冠狀病毒而引起。
貓傳染性腹膜炎是由貓冠狀病毒變異而來,未變異的冠狀病毒具有傳染性,且易傳染,而引起本病的變異病毒理論上具有傳染性,但基本無傳染途徑,不易傳染。 貓終身攜帶冠狀病毒,一般體質降低時可能發(fā)病。一般認為冠狀病毒容易傳染。冠狀病毒傳染率非常高,一般而言此病毒顯得相當脆弱,大部分的消毒劑都能將之殺滅。冠狀病毒攜帶貓會由糞便排毒,經口鼻感染傳染同居的貓;少數可經衣服、食皿、寢具,人或昆蟲等機械途徑傳染。當冠狀病毒變異,離開腸道,侵入到其他器官,并使之發(fā)炎,才會發(fā)展成貓傳腹。
本病好發(fā)于3-9個月的年輕貓,尤其常發(fā)于群聚飼養(yǎng)的貓群。病程可能是突發(fā)性(幼貓較常發(fā)生)或緩慢且持續(xù)數周。初期癥狀不明顯,可能出現食欲減退、精神差、體重下降、持續(xù)發(fā)燒(39.5~40.6度:黃昏時較高,入夜后會慢慢下降)。
后期癥狀會分為干濕兩種
濕型
患貓多于發(fā)病兩個月內死亡。胸腹腔有高蛋白的滲出液。依胸水多少而出現從無癥狀到氣喘或呼吸困難。漸進性無痛腹部腫大,雄貓可能會陰囊腫大。可能出現嘔吐或下痢。中至重度貧血。于臨床檢查上會發(fā)現脊椎兩旁的肌肉進行性耗弱消瘦,且腹部呈現進行性膨大.
干型
干型主要是會造成器官的膿肉芽腫病變,貓咪會呈現進行性消瘦, 眼睛混濁、眼前房蓄膿、縮瞳、視力障礙等癥狀。少數伴隨多發(fā)性進行性神經癥狀,包括后軀麻痹、痙攣發(fā)抖、眼球震顫和個性改變等癥狀。肝、腎、脾、肺臟、網膜及淋巴結出現結節(jié)病變;腹部觸診可摸到腸系膜淋巴的結節(jié)。貧血、黃疸。
臨床上罹患本病的病貓有95%的致死率,但仍有一些身體狀況較好的病貓(如食欲佳、無惡性貧血、沒有感染白血病或早期干型),可借藥物輔助而好轉。一個月內要再次評估病情,持續(xù)3個月后應逐漸減弱藥劑。
如何治療?
無論干型或濕型都會造成間歇性發(fā)燒、食欲降低等癥狀。FIP是近幾年來造成貓咪死亡最常見的疾病,一旦發(fā)病,死亡率幾乎是100%,而且FIP在診斷上有實際上的困難,一般相信唯有組織病理學檢查才能100%確診。 抑制免疫及抗炎癥作用:高劑量類固醇,細胞毒性藥物。 預防二次細菌感染:廣譜抗生素 抗病毒藥物 支持療法:強制進食(以食道或胃管),輸液以矯正脫水,胸腔穿刺術以舒緩呼吸癥狀。 常言道,預防勝于治療;對于本病的預防除疫苗外,居住飼養(yǎng)環(huán)境的管理并定期實施血清抗體檢測也很重要。疫苗于貓16周齡以上采用鼻投予方式,間隔3~4周投予兩劑。整區(qū)不超過8~10只貓居住,每群保持3~4只以下;盡量飼養(yǎng)于室內,砂盆及環(huán)境每天清潔。
預防和控制
(一)降低環(huán)境中冠狀病毒的糞便感染的機會
1.一個砂盆至多只能供給1-2只貓用。 2.砂盤和外圍環(huán)境需每天清洗 3.砂盆清掉貓砂后,需用1:32倍的漂白水或使用熱肥皂水清洗消毒。1% 4.砂盆與食盆應盡量隔開,并置于易清理的地方。
(二)適當的居住環(huán)境和照顧
1.每區(qū)不超過居住8-10只貓 2.維持每群3-4只貓以下,以降低糞便的交互感染。 3.盡量飼養(yǎng)于屋內以便能做好控制。L-D
(三)定期做FCoV的血清學抗體檢測
1.因FECV可經由基因重組或變異轉成FIPV,因此控制FECV和控制FIP一樣重要。 2.FCoV的抗體檢測不能被用來診斷FIP N4U 3.FCoV血清學檢測結果不能被當為環(huán)境FIP是否已被完全根除的指針 4.新的份子加入貓群前最好將FCoV陽性與陰性的貓咪加以區(qū)隔開來 5.種母貓在分娩前應做血清學檢測,陽性母貓于仔貓5-6周齡時就要將之隔離,即移行抗體下降時G@ 6.FCoV陽性的貓雖然處于發(fā)展成FIP的高危險群中,但藉由降低緊迫因子和鄱便的接觸感染,能夠將低FIP的發(fā)病率降低。
(四)FCoV疫區(qū)的繁殖場應將幼貓早期離乳和隔離` 1.幼貓隔離房應于一周內出清并徹底清理與清毒。# 2.母貓分娩前1-2周就應搬到隔離產房。 3.幼貓隔離房應有專屬的食盆、水盆和砂盆,并應徹底清潔與清毒。 4.由于干凈為此區(qū)首要注意的事,為避免人為的機械性傳播,工作人員進入前應要換專屬的衣物和鞋子。